数字资源赋能,构建融合共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不可替代课程的实施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时代使命。


如何直面高标准、严要求和教师队伍现状之间的矛盾,如何用好信息技术赋能学科建设,构建技术支持与创新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资源建设团队和学科教学团队、教师和学生融合共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和成长,是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来自现实课堂教学要求的挑战

(一)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内容极为广泛,综合了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等多门学科知识,涵盖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守好责任渠”的意识很强,但由于超过98%的学科教师是兼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受限于两方面:第一,专业性不强,尤其是高年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政治、历史、地理、法律等学科知识缺乏;第二,信息技术素养不高。这两个问题造成教师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制订学习目标、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指导交互过程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资源诉求与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冲突


统编教材的推进与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为进一步了解教材推进实施现状、教师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改进,我们在教师群体中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一项关于“你目前面临哪些问题”以及“你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资源不足”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面对新课程,教师存在最大化利用资源的诉求情有可原,市、区教研团队也正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合力攻坚、努力探索。然而,从资源使用的角度来看,盲目滥用资源的现象又在我们的课堂上比比皆是:由于资源内容海量,资源呈现形式多元,从课堂教学导入、教学拓展、教学辅助一直到课堂评价、课后作业,普遍存在“不管三七二十一,拉到篮里就是菜”的现象,似乎只要用了资源和素材,课堂就活跃了,教学就有效了,学生也就是在学习了。


(三)线上线下融合存在“简单挪移”的现象


除了资源使用的问题外,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更好融合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断在思考一个问题: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今天的线上线下混融学习,我们的课堂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事实和现状是:变化不大,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存在“简单挪移”的现象。


二、资源赋能,让课堂灵动,师生共生共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理直气壮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有能力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必须“手有绝活儿”:通过开发数字学习资源,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不断形成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技术很新,平台很多,内容很杂,要想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高效发挥,需要赋能教师、赋能学生,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开展指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让课堂灵动,师生共生共长。


(一)更新教育观念


与数字技术共生共长,最大的变化应该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生活,让很多教师经历了这样一种变化,对技术和课堂教学的关系经历了这样的认知:巧合—混合—融合。最初的线上教学,更多的是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是赶鸭子上架的无奈,这是巧合。这一阶段,教师教学选择的主动性不强,尤其是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单向式的在线教学无法满足学生通过充分的交流表达、实践活动和合作分享来体验与建构。之后的返校复课阶段,空中课堂的优质资源仍在播出,防疫的压力使得优质空中课堂资源与线下互动混合成为课堂教学的最好方式,但是这时候的混合仍然是形式大于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使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不断融入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深刻地意识到融合的重要性:资源内容、呈现形式、数字技术、教学手段,唯有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和思维成长。


(二)延伸学习空间


学习是有时空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尤为如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而这个空间可以是内容空间、活动空间、体验空间。以低年级的“快乐过新年”教学为例,教材中简单的两个页面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好奇的学生对于“年”的认识的,也很难落实好课程提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适切地运用数字教学资源,以动画、图片、视频、互动游戏的形式,则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再以高年级的“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教学为例,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直到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教材将历经苦难与屈辱直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数十年的家国史浓缩在一个单元的六篇课文里。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呈现中华民族的发展情况,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呢?这时现代信息技术可发挥重大作用。教师可巧妙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宏大的场景、生动的细节、感人的故事、深刻的思考融为一体,引领学生一步步地感受、了解、体验、建构关于中国的认知体系。


(三)拓展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这得益于数字教学资源的两个特征:善于枚举;勇于留白。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所谓善于枚举,说的是能够尽可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教材内容,体现对教材的有效补充。比如“我和我的家”一课中,“我的出生证明”“我出生的时候”“我来到我家”“我们俩”“我们发生矛盾了”“家庭称呼填一填”等,均是可呈现的内容。甚至部分内容还可提供细节支持,如将“我出生的时候”拓展为“我出生时候的模样”“我出生时候全家人的心情”“我出生时大家为我做的准备”“我是怎样长大的”等,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教学内容。好的数字教学资源也是勇于留白的:为学生的思考和体验留白,给教师的组织和设计留白,更为师生的拓展性学习和创造性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


(四)转变学习方式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无论使用何种教学资源,其共同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有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课堂上真正的、深度的学习能够发生。例如,在“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立足生活设计了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我为家乡即将消亡的民间习俗想个招儿”。学生或者通过线下实地调查、走访,或者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关于家乡民间习俗的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整合和提炼。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线上分享各自的观点,形成小组结论,完成各自的研究报告并进行课堂互动,还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分享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通过完成驱动型任务实现个性化学习以及社会化参与。学生不再只是资源的学习者,更是资源的设计者、创造者和同伴学习的指导者。


(五)实现多元交互


教学交互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在与教师的交互、与信息技术资源的交互以及与其他学生的交互中逐渐学习,进而获得成长的。数字教学资源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为了教学、服务教学。以低年级“班级文明棋”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并运用数字终端完整呈现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在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中分享了对于什么是规则、规则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遵守规则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个性化学习、自我管理以及在同伴分享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经历真实而有效的学习。

三、赋能教学的有效方式是融合共生

(一)技术支持与创新教学方法的融合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学习方法、教学手段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人说,“如果今天我们仍然用昨天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将剥夺学生的未来!”那么,当前条件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更好地基于儿童的当下,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呢?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实现技术支持与教学方法创新的融合:技术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带来了模拟的生活化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学习资源以及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估和反馈,但是在教学中,对于技术的运用不能只停留在教学的辅助性手段上,数字学习资源的呈现也不能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讲授,聚焦点要落在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流程的再造上,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如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如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融合


在线教育催生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型教育供给模式,这也将重塑未来学校教育的样态。然而,学习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线上线下的混融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的适切指导。同样以低年级“班级文明棋”的教学为例。在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场”“在线”“在位”,只是从传统的主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诊断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这种身份转换,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指向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能力:当教师不在的时候,当学生遇见从所未见的生活场景时,他们的学习行为还将继续。


(三)资源建设团队和学科教学团队的融合


生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大教材。在今天我们身处的时代,信息、资源、知识以海量计,而且迭代更新的速度难以想象。要想获得促进道德学习发生的数字教学资源,需要资源建设团队和学科教学团队的通力合作。基于信息技术建设数字资源的过程,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需要充分考虑如何为内容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课堂学习服务;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又要充分关注线上与线下,课前、课中和课后以及学生个体与班级群体之间的多重关系。因此,资源建设的过程,必须实现其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既实现基于育人目标、课程标准的资源建设,又要提升教师对于资源、技术乃至课堂、学习的认识。


实践表明,这一融合过程对于教师提升信息资源的选择、分析和应用能力大有裨益。团队的融合创造了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养成、法治思维培育的最佳生态环境,彼此在相携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四)教师和学生的共生共长


课堂上的成长不独属于学生,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引领学生走向社会、有效参与公共生活的主要实践渠道,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能以各领域知识的融合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情境和真实问题为载体,以提升关键能力为方法,整体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主动联系,重新建构在实践基础上的知识体系,最终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从课堂教学角度讲,教师要善于营造教学情境,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实践氛围;从课堂外教学角度讲,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真实的场景,感受现实的社会生活。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对教师而言,要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从纯知识学习转为实践学习与探索。这并非一种简单的方法改进,而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四、进一步的思考与反思

(一)如何避免从“人灌”到“数灌”


在此,笔者分享一个听来的故事:复学后重新回到课堂上,有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思考。与教师预期不一样的是,学生听完问题后并未思考,而是等着教师揭晓答案——因为空中课堂就是这样讲的。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它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从“人灌”到“数灌”,教师在“灌”的过程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现象产生,可能需要每位教师转变对于数字技术的认识——它不只是环境、平台、工具,更应该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如何真正实现从“手段的信息化”到“理念的信息化”


回顾我们的课堂,很多教师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课堂呈现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的景象。但是归根结底,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应用层面,而未达到形成素养的境界。与此同时,对于数字资源的使用仍然还是“填充式”的补给,也远未达到“点燃式”的引导和激发。正因如此,不断更新迭代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在我们的课堂上还只是“画外音”“小插曲”,远未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学习环境的重构和教学流程的再造。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但是过去也未去。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让优秀的教师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也能让平庸的教师倍感困扰。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只有那些有自我激励的决心,能够持续利用一切数字化工具去创造、合作和学习的人,将会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新时代铸魂立德的使命,融合共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诉求,就让我们共同携手探索、努力实践吧!


×
主菜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