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发布时间 : 2018-08-31 05:02:15  

       “社区”一词是我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因与区域相联系,社区有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社区”一般包括地域、共同的纽带以及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含义,这三者是构成社区必不可少的共同要素。社区是人们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在文化与社区的关系上,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依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先进的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先进的社区文化对建设和谐社区、幸福社区具有多种功能,如:


价值导向功能,加强社区精神要素的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促进社区居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归属功能,对本社区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利于社区居民社会化的正常进行。


行为引导功能,在社区发展中,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约束背离社区文化的行为。


教育实践功能,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具体表现在:


       1、从文化和人的关系来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也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来看,文化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及人类活动就没有文化,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人类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类获得更加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思想指导、智力支持、价值导向和实现途径。


       2、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来看,尽管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功能不尽相同,但是社区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文化建设包括:社区道德建设、社区法制建设、社区秩序建设、发展社区教育、普及科学常识、开展社区文化生活、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等。社区道德建设主要在于以提高社区居民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科学文化卫生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着力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社区法制建设主要在于以提高居民法律知识为目的,配合开展法制宣传与教育进社区活动。社区秩序建设主要在于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建设群防群治体系,确保社区治安状况良好,防止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杜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打击封建迷信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管理规范,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发展社区教育主要在于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普及科学常识主要在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提高社区民居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开展社区文化生活主要在于满足社区居民求知、求美、求健、求乐、求新的要求,帮助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是搞好社区文化的条件保障。上述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都是围绕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展开的。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必要条件。



       3、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正在逐渐成为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以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满意度、人口的预期寿命、生存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人类幸福指数正在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正在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逐步转移到以幸福指数为核心的民生价值观上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核算,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开始关注国民幸福指数,从理论上讨论幸福指数的内涵和外延,一些国家把国民幸福指数和GDP指数一样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发展模式的差异,幸福指数的构建也千差万别,还难以形成一个公认的、各国均可接受的幸福指数模型,但是各国在幸福指数构建方面也有诸多共同的要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水平、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人口的预期寿命、生存环境等。在国民幸福指数各要素中,文化要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不仅是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的良好的道德环境、人际关系、精神风貌、思想境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4、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具有强烈的文化氛围是人们选择居家之地的重要因素。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的共同的生活体,人们除了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家庭的主要成员都是生活在社区之中。“和睦的人际关系、幸福的社区生活有利于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在购房居家,选择社区时,既非常注重硬环境,也十分注重软环境。就硬环境而言,主要在于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物质生活条件,如健全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就软环境而言,主要在于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使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能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舒适感、幸福感。



       5、以社区为基本元素的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影响着城市化的水平,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幸福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1年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和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城市化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城市化率还有待提高,如果达到70%的城市化率的比较稳定的城市化水平,我国至少还需要20年,还有近20%的提升空间。其次,城市化内涵有待充实,城市化不仅包括人们进城居住、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城市化,也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城市化,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获得归属感。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市民,特别是一些农民和农民工通过购房、或因为土地整理等因素变为了新型市民,但是由于缺乏城市文化的教化和熏陶,还没有完全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文化。因此专家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出现或加剧的问题与矛盾,表明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相一致,中国城市化发展也开始面临艰巨的考验和选择。‘人心涣散’在深层次上无疑可归结为文化问题,是由于不理解城市的审美本质而最终丧失了城市发展的目的。” 

       “要拯救当今正在沉溺的城市,首先要拯救城市文化” 拯救城市文化本质上在于加强城市先进文化建设。城市由若干区域及社区构成,因此,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城市先进文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基础工程。

×
主菜单导航